<{配资之家}>地方品种的优势 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,龟峰山十万亩野生古杜鹃引客来{配资之家}>
人间四月天,麻城看杜鹃。车子钻进大别山深处时,麻城文旅的这条广告语就不断地从路边闪现出来,这是麻城杜鹃花向游人们发出的热情邀请。
麻城在鄂东北的鄂豫皖三省交界处,龟峰山是大别山中段南麓的一支山脉,最高海拔1320米,在这龟峰山顶,竟然生长着十万亩的野生古杜鹃。其实,这片古杜鹃群落已经默默地在这里生长了不知多少万年,一代又一代地自然繁衍着,只是在近些年才被开发出来发展旅游。它赶上了全民旅游的好时代,因此,它一经发现就一鸣惊人,这片号称亚洲最大的古杜鹃群落很快就被评为国家5A级景区。由于它地处中原的地理位置优势,当然就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。
在来麻城之前,我知道贵州毕节的百里杜鹃花海,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、种类最多、景观最迷人的杜鹃林带,曾在神农架看见过叶子大如手掌的高山杜鹃,也曾看过被赋予革命色彩的著名的井冈山杜鹃。只是不知道在距我们更近的地方有这么大规模的杜鹃景观。
据了解,我国的杜鹃品种远在千种之上,全球更有上万个品种,杜鹃花是春夏之交时地球上一条色彩明丽的彩带。而龟峰山则有着世界罕见的高山野生古杜鹃群落,是迄今发现的面积最大、年代最古老的古杜鹃群落。核心区域面积超过了10万亩,被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认定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古杜鹃群落。
这片古杜鹃群落的独特之处是它几乎全部集中在山顶上。山坡下只有很少的散在植株。乘索道升高约500米方可抵达山顶,坐在缆车吊厢内,随着高度的攀升,吊厢外出现了越聚越多的杜鹃花映红了山野。直到索道上站,便可看到主要是长在山脊上的带状花海。
我们来的正是时候。出发前,领队李新县老师精心准备了采风攻略,时间选在了盛花期的4月下旬。原以为避开了五一黄金周,游客会少些,但来到山顶才发现,游客早已是熙熙攘攘。在山顶狭窄的旅游步道上,游人摩肩接踵,拨开密集的花枝,边走边选出各自认为的最佳位置停下来拍照,这一停就逼停了后面一大串游客,不时有人发出催促声。
这里的古杜鹃是灌木型的,植株大都在一人多高,一丛植株在方圆三米左右。比肩丛生,密密匝匝,新叶新花,明艳无比。在山下时,曾听人介绍说,这杜鹃花与映山红还是有些细微区别的,也有春鹃和夏鹃之分,一个是先开花后长叶,一个是先长叶后开花,而我们此时看到的多个品种都已是绿叶与红花同框了。不同品种的花朵有大有小,花色有正红、紫红、粉红,有的花朵还呈现出白心红边的过渡色。在一处观景平台北面的山坡上,有一丛较大的植株,被认定为杜鹃花王,一树花开三万朵,真正的奇观。据测定这丛植株已成活了三百多年。
因为是在山顶上,山势起伏不大,再加上人们都处在极度兴奋中,都不怎么觉得累,一个个都显出兴致很高很惬意的表情。猛然间,传出了《映山红》的歌声:
夜半三更哟盼天明,
寒冬腊月哟盼春风。
若要盼得哟红军来,
岭上开遍哟映山红。
开始是一个女声在唱,接着是几个女声跟上,后来又加入了男声,后来就形成了更多人的合唱。歌唱者大多是中老年人,他们都走过同一个时代,最易产生心灵和情感的共鸣。这些人平时可能难得放开喉咙一唱,此时在这杜鹃环绕的高山之巅却都抛开了平素的拘谨,被这大别山的环境所感染,不禁放开了歌喉,加入了大合唱。歌声穿过花丛,绕过山岗,直冲云霄,不知把多少人带回了青春勃发的年代,看得我不禁热泪盈眶。
是啊,此时此地,此情此景,怎不让人浮想连翩!这里是大别山啊!是黄麻起义发生的地方!
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,党的八七会议决定开展武装斗争。湖北省委决定在黄安(今红安)、麻城一带举行武装起义,潘忠汝、吴光浩、戴志敏等人领导了黄麻起义,组织三万多农民自卫军攻占了黄安县城,成立了黄安农民政府,建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。这是继南昌起义、秋收起义之后的第三次伟大的农民武装起义,奠定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基础。在中国革命历史上,这块根据地的影响力仅次于中央苏区。这次起义的队伍后来发展壮大为红军第四方面军,成为中国革命史上一支主要的武装力量。这支队伍在后来的发展壮大中,涌现出一大批能征善战的将领。其中仅红安一个县就出现了两百多个开国将领。1985年,军队作家所国心、董滨深入红安实地采访三个多月,查阅大量资料,写出了中篇报告文学《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》。而在麻城县的乘马岗乡,就产生了包括大将王树声、上将陈再道、王宏坤在内的26位开国将领。而这个乡还有5800多位烈士。黄麻起义的总指挥潘忠汝在起义22天后牺牲在战场上,年仅21岁。半年后,副总指挥吴光浩遭反动民团埋伏壮烈牺牲。4年后,党代表戴志敏在肃反中遭受诬陷惨遭杀害。可以说,黄麻地区的每一寸土地都留有革命先烈的血迹,龟峰山上每一朵怒放的杜鹃花都洋溢着革命英雄主义的豪情,游客们唱出的映山红声声都是对先烈由衷的致敬!
黄麻起义发生的地方,也是红军这一称谓诞生的地方。起义后,黄安农民政府成立。当地著名书法家吴兰阶挥毫写了一幅对联,其中有一句“光复黄安,苍生济济拥红军”。从此,黄麻起义的革命队伍被称为红军,红军的称号由此传遍全国。1928年,中共中央决定把全国的工农革命军统称为红军。那位老先生一定没想到他无意间开启了红军的称谓。
从北大门进入景区,穿过杜鹃花海的三条环线,登上了杜鹃亭,眺望了险刀峰,在杜鹃广场小憩后,就来到了龟首巨石前。一块巨大的裸露花岗岩石山体酷似一只翘首问天的老龟,成为自然奇观,让人惊叹于大自然造化的鬼斧神工。
龟峰山之游,在我心灵深处留下了两抹红,一抹是山顶那绵延十里的杜鹃花红,另一抹是让我重温的黄麻起义革命记忆之红。
龟峰山,我的景观之山!麻城,我的景仰之城!
在本平台发布的作品,在腾讯【企鹅号】【喜马拉雅】【360图书馆】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。敬请前往关注并收阅!
关联阅读